2010年8月12日翡翠台播出的《新聞透視》(可到此觀看)探討了多年來香港新街道的命名方式,其中舉出了多條不同年代興建、名稱起源不同的街道作例,又提到香港許多地區的街道命名都有主題,而新發展區的新路則多以一系列由一個共通文字,再加一個帶正面意義的字組成,如將軍澳的街道不少以寶_路或唐_街的格式命名,而天水圍的道路大部分都以天_路的格式命名。記者訪問了多名將軍澳和天水圍居民、的士司機和速遞員,居民都表示不怎麼熟悉當區的路名,而的士司機和速遞員也認為新區道路的名稱較難記憶,於是有人認為香港道路命名新不如舊。我認為新區路名較不為人所知的現象並不宜單純的認為是新路命名方式不好的結果,而是和新區、舊區環境有一定關係。
2010年8月11日星期三
2010年8月10日星期二
249X、49X車程記錄
2010年7月26日249X首日開行,我乘了0915由沙田市中心開出的一班車,並記錄了到達多個地點的時間,隨後亦乘了49X並作記錄,以比較兩線來往青衣站和沙田市中心的車程。
249X
用車: JJ5971(據報這班車本由0815於青衣開出的車輛運行,但由於早上青衣有交通意外,該班車延誤了,臨時調動此車運行)
0920 沙田市中心(延遲了5分鐘)
0930 大圍鐵路站
0934 進入八號幹線
0935 收費廣場
0939 荔枝角高架道路
249X
用車: JJ5971(據報這班車本由0815於青衣開出的車輛運行,但由於早上青衣有交通意外,該班車延誤了,臨時調動此車運行)
0920 沙田市中心(延遲了5分鐘)
0930 大圍鐵路站
0934 進入八號幹線
0935 收費廣場
0939 荔枝角高架道路
訂閱:
文章 (Atom)